問責督察力度持續加碼,廢氣處理設備市場再迎利好
時間:2017.08.18 瀏覽925次
第二批接受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北京、上海、湖北、廣東、重慶、陜西、甘肅等7省市25日下午對外全面公開了督察整改方案。7省市共明確了375項整改任務。按計劃,今年內將發出最后一批環保督察,覆蓋所有省份。也正基于此,在眾多業界人士看來,新一輪環保市場契機成型在即。
近期,環保部密集出臺了一系列通知和文件,明確了下半年中央環保督察的重點,并盡快開展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。與此同時,去年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的北京、上海、湖北、廣東、重慶、陜西、甘肅等7省市公開整改方案。眾明環保認為在環保督察風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,一系列政策性機會正在二級市場凸顯。
首先,環保部下半年重點任務之一是“將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‘2+26’城市為重點,開展冬季有機廢氣治理攻堅行動?!苯衲陮⒒就瓿删┙蚣降貐^10蒸噸以下工業小鍋爐的淘汰,完成以電代煤、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。按每戶成本6000-8000元來計算,潛在市場空間超200億元,顯著利好清潔煤氣爐生產和改造商。其次,環保部通報,將關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核查出的17.6萬家“散亂污”中不能完成廢氣處理的企業。京津冀地區的小工業企業以鑄造,印刷,塑料等為主,受制于成本和下游需求不振,本輪核查很可能導致此類小企業大范圍關停。
環保部下半年重點工作之一是“高架源”自動監測設備安裝、聯網及運行情況,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情況。中金認為,隨著環保部搭建大數據平臺的工作開啟,及18年1月1日環保稅的開征,監管部門迫切的需要全國污染監測數據,作為稅收的厘定及治理的依據。我們預測到2020年,全國可測算的(氣,水,固)監測行業市場空間近300億元,第三方檢測空間近200億元,遠期疊加VOCs,土壤等,空間可達1300億元。